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池州 九华山 > 走进九华山 > 文化名山 > 名人

金地藏

发布时间: 2024-07-31 09:14 信息来源: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 阅读次数: 50143
【字体:

  金地藏(696~794)新罗僧。古新罗国(今朝鲜半岛东南部)国王金氏近族。唐人费冠卿在《九华山化城寺记》中称他“项耸奇骨,躯长七尺,而力倍百夫”。《神僧传》说他:“心慈而貌恶,颖悟天然”。24岁时,他毅然抛弃王族生活,削发为僧,携白犬“善听”,从新罗国航海来华。初抵江南,卸舟登陆,经南陵等地上九华。

  金地藏入九华居东崖(俗称舍身崖),宴坐清修,曾遇毒螫,仍端坐无念。至德初年,山下长老诸葛节等结伴登山,见僧闭目端坐石屋之中,身旁有一折足鼎,鼎中盛有少米掺白土煮剩之饭,群老不禁为其苦行肃然起敬。于是,集众伐木,在原化城寺废基构筑台殿,以成琳宇,请僧居之。建中初年,池州太守张岩因仰慕高僧道行,施舍甚厚,并奏请朝廷将“化城”旧额移于该寺。金地藏于此广施教化,声闻遐迩,连新罗国僧众闻说,也相率渡海来华随侍。
   贞元十年(794)夏七月三十日,僧忽召徒众告别,跏趺示寂。这时“山鸣石陨,扣钟嘶嘎,群鸟哀啼”。寿九十九,其肉身跌坐石函中,经三年颜状如生,兜罗手软,骨节有声,如撼金锁。《藏经》说:“菩萨金锁百骸鸣,知其为圣人降世也。”当时僧徒将他的肉身移入石塔中。相传该处常现圆光如火,人称之为“神光岭”,故建肉身殿,以护石塔。
   高僧逝后,佛教徒根据他生前法号与地藏菩萨同名,又有“菩萨钩锁,百骸鸣矣”,即成为菩萨的征兆。认定他是古地藏菩萨示现。从此,九华山成为地藏道场。
主办单位:九华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 承办单位:九华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旅游咨询投诉电话:0566-2831288 紧急救援电话:0566-2821219
网站标识码:3417000043  皖ICP备2022010525号-1  皖公网安备 341790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