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池州 九华山 > 走进九华山 > 文化名山 > 名人

智旭

发布时间: 2024-08-01 09:13 信息来源: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 阅读次数: 19170
【字体:

  智 旭(1599~1655) 明末高僧,江苏吴县木渎镇人,字藕益,俗姓钟,名际明,号“八不道人”。少习儒学,以卫道为职事,曾撰辟佛论数十篇。十七岁时,因读莲池祩宏之《自知录》及《竹窗随笔》,始悟非,取所著辟佛论烧毁。20岁时丧父,诵地藏本愿经发“出世心”。23岁时发四十八愿,自名大朗优婆塞;以听讲大佛顶首楞严经,对何故有大觉、何以生起虚空和世界等问题生疑,遂决意出家,体究大事。24岁时,从德清(明末高僧之一)的弟子雪岭剃度出家,改名智旭。夏秋之间,于云栖寺听讲唯识论,疑与佛顶经之宗旨相矛盾,叩问之,得‘性相二宗不许和会’之答,犹不解其意,遂往径山坐禅,豁然而悟性相二宗本无矛盾冲突。26岁时受菩萨戒,翌年遍阅律藏。偶罹病将危,乃专意求生净土。30岁时,依道友雪航之请,于龙居寺讲律,后至金陵,深切体察宗门之流弊,自此决意弘律。32岁时,欲注梵网经,作四阄于佛前,拈得天台宗之阄,乃详究天台教理。翌年,入浙江孝丰灵峰寺,其后历住九华、温陵、石城、晟溪、新安等地,弘扬台教,注释经论。年五十六,于灵峰卧病,撰西斋净土诗,另赞补九部之书,名为净土十要。病愈后,撰着阅藏知津、法海观澜二书。十月病再发,口授遗嘱,并制求生净土偈。清顺治十二年(1655)正月二十一日圆寂于灵峰。示寂后,弟子成时私谥‘始日大师’之号。世称灵峰藕益大师,后人奉为净土宗第九祖。与憨山、紫柏、莲池并称为明代四大高僧。后人奉他为净士宗第九祖。智旭生平着有《灵峰宗论》10卷、《释论》164卷,他的禅教律学,后来都指归净士。

  智旭是佛教界直指金地藏即地藏菩萨化身的重要高僧,其著《海油灯》曰:“地藏大士以无缘慈力,同体悲心,示居九子峰头,遍救尘沙含识,肉身灵塔,四海归依”。在《复九华常住书》中再次指出:“九华实地藏慈尊现化地”。智旭与九华山有缘,自谓38岁时,“逮大病几绝,归卧九华,腐滓以为馔,糠秕以为粮,忘形骸,断世故,万虑尽灰,一心无寄。然后知儒、玄、禅、律、教诸学之本义。”智旭居九华山华严庵,经常参加寺院的佛事活动。智旭闻《地藏经》而出家,此后力宏地藏法门,并著有《梵纲合注》、《劝持地藏名号》、《九华芙蓉阁建华严期疏》、《占察善恶业报经疏》、《占察行法》等,其诗文偈作涉及地藏菩萨的内容十分丰富,是力弘地藏信仰的大德。
主办单位:九华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 承办单位:九华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旅游咨询投诉电话:0566-2831288 紧急救援电话:0566-2821219
网站标识码:3417000043  皖ICP备2022010525号-1  皖公网安备 341790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