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德
仁 德(1926~2001)1926年6月生于江苏泰州白马镇,俗名李德海。11岁时往泰州太尉庵依松琴长老出家,学习佛经。1948年于南京古林寺求授三坛大戒,随后多方参学。先到瓜洲观音寺、扬州高旻寺修学禅法,后至陕西终南山闭关,继之又去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参禅。1958年朝礼九华山,深受地藏菩萨大愿的感化,住持九华山后山九子寺(又名华严寺)。1962年九华山佛教协会成立,迁居前山旃檀林。1965年任九华山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文化大革命期间,其自耕自食,兼学医道,广利众生。1978年后再任佛教协会副会长,并于1980年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1982年邀请香港圣一法师至九华山开讲《地藏经》,此为新时期九华山佛教对外交往之开端。1984年,安徽省佛教协会、九华山佛教协会改选,仁德当选为安徽省暨九华山佛教协会会长,主持全省和全山的佛教事务。1986年九华山祇园寺恢复丛林制,任方丈,住持地藏菩萨道场。1986年12月,在祇园寺主办首届九华山僧伽培训班。1987年任全国政协委员。1990年,九华山僧伽培训班迁至甘露寺,定名为“安徽省九华山佛学院”,仁德任佛学院首任院长。1993年在第六届中国佛教协会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1995年,仁德发宏愿建造99米地藏菩萨露天大铜像;1999年,地藏菩萨露天大铜像进入实质性筹建阶段,于9月9日举行奠基仪式;2001年8月在九华山圆寂。仁德法师出家法子徒孙约千余人,在家皈依弟子上万,遍及海内外。他曾多次接待来自日本、新加坡、美国、加拿大、菲律宾、泰国、韩国等国及港、澳、台地区的高僧大德、善信居士、知名贤达;先后出访美国、日本、韩国、尼泊尔、泰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为促进佛学交流、增强国际佛教界的团结与友谊、提高九华山的知名度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