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僧云集
大师从此即在化城寺中开始收徒纳众,进而广施教化,声名远播。不仅赢得了当地民众的关爱支持,也得到地方官吏和朝廷的褒奖与扶持。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一晃就是十年过去了。事情传到新罗,王室一听说金乔觉在大唐开设了那么大一块道场,感到金乔觉的确不同凡响,立即商议请金乔觉回国担任护国大法师,在新罗国内宣讲佛法。并决定派遣金乔觉的两个舅舅也是新罗国内大家一致公认的最聪明、最具有威望的两位大臣前往大唐迎请金乔觉回国。
两位使臣带着国王的御书立即登船起程,临走的时候,金乔觉的妻子还专门赶来为两位舅爷送行,并再三叮咛:无论如何也要把金乔觉劝请回国。
两位使臣驾船出海不久,就碰上一场前所未有的暴风雨,惊涛骇浪袭击他们的坐船。船帆被撕成碎片,桅杆也折成了三截,暴风雨持续了三天三夜,两位大臣已是身无长物,又经过了五天五夜的航行,历尽千难万险,终于抵达了大唐。
到了大唐以后,两位大臣饥肠辘辘,身无无分,只得靠乞讨为生,历尽艰难,总算来到九华山下。他们抬头一看:只见整个九华山云雾缭绕,峰峦起伏,就像盛开的白莲花一般。心中赞叹:真是个好地方!再向通往山里的道上一看,整个山道上几乎全是各地来九华进香的香客。有老有少,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两位大臣,看到此情此景,心中盘算,有这么好的地方,有这么多人来朝 拜,他能回去吗?看来我们这次要把他请回去,可不那么容易啊!
于是两位大臣,边走边合计,虽然我们身边带有国王的御书,这里是大唐,不是新罗,金乔觉如不接受御书,我们也不能把他怎么样;虽然我们是他的舅舅,但他已经出家脱俗,各种家规俗礼对他也不能起什么作用了……,两位舅爷心中不停地盘算,越想越感到困难重重,前景莫测,突然他们想起新罗国有个插簪占地为先的习俗。于是他们决定,先不去惊动金乔觉,只是偷偷的把刻有新罗国号的金簪插在金乔觉最初修道的南台之上,然后就悄悄地下山去了。
过了不久,两位大臣又重新回到九华山。他们大摇大摆地来到化城寺门前,让门口的小和尚告诉金乔觉,他的两个舅舅前来看他。金乔觉听说是自己的舅舅来了,马上亲自出来把两位舅舅接进寺中。甥舅分别十年,今日重逢,自然是欢喜不尽。两位舅舅便把一路的辛苦一一说给金乔觉听。只是没说插金簪占地的事,金乔觉也把自己这些年的情况对两位舅舅诉说一遍,又顺便问了王室和家中的情况。两位舅舅见时机已到,立即从怀中取出御书,双手捧给金乔觉,然后把王室准备请他回去担任护国大法师的事详细说了一遍。最后还特别提到金乔觉家中的情况:“你的母亲自从你离家出走,常常一个人独自流泪,眼睛都哭瞎了,睡梦中还不时的念叨你的名字,这些年来,还真多亏了你的娘子忙前忙后,精心侍奉,在我们登船出海的那一天,你的娘子特地赶来,为我们送行,让我们无论如何也要请你回家一趟,金乔觉接过御书一看,大为感动,又听两位舅舅这么一番述说,心中更是暗自神伤。两位舅舅乘机上前苦劝,希望他回去一趟,还说:就是你不愿留在新罗,回家一趟看看也好。金乔觉默默沉思了一会,终于抬起头来道:阿弥陀佛,虽然家母曾为我操劳大半辈子,娘子也代我辛勤侍奉双亲。但是,我已然出家。出家之人,出家之后就不再过问方外之事了。况且,我现在所从事的一切,也不是为了贪图个人的安乐,而是为了解救普天之下大众的疾苦。我绝不能为了一已之私而有损众生的幸福。再说,宣讲佛法是没有地域界限的,在大唐,在新罗其目的都是一致的。因此,我只能尽职于我的使命,永远留在九华山的山水之间。永远不再回新罗故国了?
两位舅舅一听,果然不出所料,甥儿真的不打算回去了。两人相互交换一下眼神,又一起谈到:甥儿你真的不愿回国,我们俩完不成王室交给我们的使命,我们也不回去了,不过有件事请甥儿给我们解释一下……;。
金乔觉微微一笑:不知舅父说的是那件事?
两位舅父说:在你来中国之前,我们就买下这片土地,并有金簪插地为证。
金乔觉说:"若果有此事,我立即随舅舅回新罗国,若不如舅父所说,不知舅父可否答应甥儿一项请求?
甥儿请讲当面。
金乔觉说:甥儿想请舅父从今以后就留在此山替我守护山门。不知可否?双方异口同声的说:一言为定。
于是三人一齐朝南台走来,两位舅舅因为前几天才插下金簪,自然是轻车熟路。领着金乔觉直奔插簪之处。远远就看见一只五寸长的金簪还原封不动地插在地上,两位舅舅一见哈哈大笑说:甥儿,我们先来九华山,有金簪插地为证。
只见金乔觉不慌不忙,慢步来到金簪前,先是围着金簪转了一圈,然后笑着对两位舅舅说:请你们近前来看两位舅舅以为又有了变故,连忙上前观看。只见金乔觉慢慢弯下身子,轻轻扒开金簪周围的泥土,然后指着金簪说:舅父,你们看,你俩的金簪正好插在我的铜钱眼里,到底我们谁先来?
两位舅父弯腰一看,可不是么?金簪不偏不斜正好插在一枚铜钱的眼里!再拿起铜钱仔细观看,的确确是一枚新罗钱币。两人面面相觑,哑口无言……。
原来金乔觉的两位舅舅那天插好金簪后,刚刚下山,金乔觉正好打南台经过,一眼就发现了那只金光闪闪的金簪,再仔细一看,立刻认出是两位舅舅的金簪,心中大吃一惊,略一思忖之后,马上把金簪轻轻拔起,扒开下面浮土,又取出一枚新罗铜钱放在下面,再把金簪从铜钱孔中插入地下,最后又把浮土重新放回原处。
两位舅舅认为确实是自己把金簪插入金乔觉的铜钱孔里了,只好说话算数,留在九华山,在山脚下住了下来,他们死后,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们,在他们原来的住处,修起了一座宫殿,这就是留存至今的"二圣殿。
从此连新罗僧众得知菩萨在九华苦行显异,也络绎相率渡海前来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