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池州 九华山 > 走进九华山 > 文化名山 > 庙会

九华山传统庙会

发布时间: 2024-08-01 09:19 信息来源: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 阅读次数: 62080
【字体:

九华山庙会,亦即地藏庙会,是为纪念地藏菩萨生日而兴起的大规模民间朝觐节日活动。关于地藏菩萨生日产生的时代,所有佛教典籍都无记载。尹富经过考证,发现了两种说法,第一,地藏生日是七月初三,“最早提到地藏诞日的是落款为明景泰七年(1456)的一方石刻,此石刻录文见于民国时期刘崇本所纂《雄县新志》第九册‘故实略’之‘金石篇’,茲全引如下:

昔日山东济南府临清州儒学生员李清,于景泰六年八月初三日身死。阎罗面前亲问:‘你在阳间作何善事?’李清答曰:‘释迦牟尼佛四月八日受生之日,我持斋一日,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万声。’阎王起身:‘善哉!善哉!大功德!’阎王曰:‘我十阎王受生之日无人肯持斋一日,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万声?’李清答曰:‘世人不知阎王受生之日。’阎君曰:‘我今放汝还魂,传与阳间善男信女,每过十王受生之日,持清斋一日,念一声佛,永不坠地狱之门。’

释迦牟尼四月八日生,阿弥陀佛十一月十七日生,地藏菩萨七月初三日生,观音菩萨二月十九日生,文殊菩萨四月四日生,普贤菩萨四月二十一日生。头阎王姓萧,二月八日生。二阎王姓曹,三月初一日生。……十阎王姓薛,四月二十一日生。”这一“地藏七月初三日生”之说法,虽然时代更早,但并没有流行,被世人所接受。

第二,七月三十日为地藏菩萨生日,“到万历年间,我们已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地藏的诞日已被固定为七月三十日。这些证据包括:1.至迟在明中叶已成书的《三教流源圣祖授神大全》卷七,以及万历二十一年(1593)刻出的《新刻出像增补搜神记大全》卷三,都说目莲殁而为地藏王,‘以七月三十日为所生之辰’。2.明冯应京辑、戴任增释《月令广义》(万历陈邦泰刻本)卷十四‘七月令·日次’中云:‘三十日,三乘妙道地藏王生。’在‘七月令·祀典’中也列有地藏王。3.明陈阶辑《日涉编》(万历陈养量刻本)卷七中也指出地藏菩萨生辰为七月三十日。4.《玉匣记》中所列的地藏菩萨生日也是七月三十日。5.徐应秋《玉芝堂谈荟》卷一中说:‘七月……三十日,地藏菩萨生’等等。此后在各种文献中,地藏的诞日都固定在七月三十日,康熙时更被收入《御定月令辑要》中,成为国家法定的宗教节日。”

九华山庙会也是围绕地藏菩萨生日举行纪念的节日活动。七月三十日是指农历,如果该年没有七月三十日,就将地藏生日定在农历七月二十九日这一天。

唐代,中国佛教进入了鼎盛时期,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九华山佛教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唐开元末(741),新罗僧金乔觉渡海来到九华山中,晏然独坐,苦心修持,一方善信,悉皆宗仰。贞元十年(794)农历七月三十日,在九华山苦修75年、已经99岁的金乔觉圆寂,坐石涵中,三年未腐,骨节发出金锁般声响,众僧徒尊为菩萨示现,建肉身塔供奉。自此后,每到农历的七月三十日,佛教僧众和当地山民利用庙会的形式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这种庙会活动集市贸、文化娱乐、祭祀活动为一体,内容丰富。九华山地藏道场具有庙会的传统,明清时期,在佛诞节(农历四月初八)、自恣日(农历七月十五)、地藏诞日(农历七月三十)都举行“浴佛法会”、“盂兰盆会”、“大愿法会”,民间和寺院还共同举办“阴骘大会”(农历十月十五)。但凡这样的日子,朝圣和集市贸易蔚然成风,各地信徒组织各种团会,朝山进香、拜塔、守塔等,佛教大的寺庙也组织传戒活动,四众弟子可以求戒并领取戒牒。

九华山传统庙会内容十分丰富精彩:唱目莲戏、傩戏,举办龙灯狮子灯会,举办阴骘大会、水路法会、地藏法会等各种经忏佛事活动,山上一时云集土特产品,成为商贸的集散地。七月三十日当天,朝拜信众涌向地藏肉身殿,燃香膜拜,祈福许愿,不分昼夜绕着地藏塔打转,口念佛、菩萨名号,不知劳累疲倦。念佛持斋拜地藏之余暇,亦可乘机包览九华山奇秀风光,欣赏文化古迹,采购山中特产。庙会时长少则半月,多达月余,此间各地信众如潮水般纷至沓来,热闹非凡,而七月三十日这一天则人山人海,各项活动达到高潮。

九华山传统庙会活动内容并非一成不变,其主要内容有:(一)水陆法会:水陆法会又称为“水陆大法会”,庙会期间,佛教僧众举办大型水陆法会,超度一切水、陆、空冤魂饿鬼往生极乐世界,参加法会的僧人和居士数百人,历时25天,场面宏大。水陆法会有大堂、内堂、楞严堂、法华堂、华严堂、净土堂、诸经堂七个堂口,每个堂口所诵经文都有区别。(二)拜忏:佛教教义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不同程度的罪孽,根据佛教仪规,必须在佛前表示忏悔,改过自新。忏悔的方式有:梁皇忏、地藏忏、观音忏等。(三)守塔:农历七月三十日晚上,佛教僧尼、信士弟子和当地民众都在地藏塔周围环绕而坐,口中念“南無大愿地藏王菩萨”名号,彻夜不眠。每年的农历七月三十晚上,九华山或大或小都要下一场雨,当地山民是这种气候现象谓之“洗塔”。(四)念《地藏经》:地藏菩萨是大乘佛教中所说的他方世界的菩萨,《地藏十轮经》谓其“安忍如大地,静虑可秘藏”,故名“地藏”。他在释迦既灭、弥勒未生之前发下宏愿:“众生渡尽,方证普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信士弟子们尊之为“地藏大愿”。人们在地藏圆寂纪念日念诵《地藏经》主要是学习地藏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和普度众生的大愿。(五)放生:在庙会活动过程中,放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内容。信士弟子、民间百姓、佛教僧众从市场买来龟、鳖、鳝鱼等各种鱼类进行放生。活动开始前,由高僧大德念诵经文,替即将放生的动物忏悔,然后将成筐的鲜活鱼类倒入放生池中。(六)佛像开光:庙会期间,佛教僧众要为新塑的佛像举行开光仪式,由高僧大德念诵“开光咒”,成就佛像的灵性。(七)祈祷世界和平大法会:佛教被称为慈悲的宗教,在其发展过程中,从“自度”到“度人”,始终贯穿着一种伟大的慈悲精神,在世界各大宗教中,佛教同时又是具有和平精神的宗教,它以完全和平的方式为世界各国家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宗教对话,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每年的庙会期间,佛教僧众们都要举行盛大的“祈祷世界和平大法会”活动,以祈祷世界永久和平。当前在构建和谐社会,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中,佛教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八)民间活动:庙会期间,山民们利用香客游人众多的机会,进行商贸活动,同时表演“舞龙灯”、“狮灯”等文娱活动,演出《目连救母》、《九更天》、《刘文龙》等傩戏节目,几日几夜,热闹非凡。(九)放焰口:焰口,亦称“面燃”,原为饿鬼鬼王名。放焰口亦称“焰口施食”,即向饿鬼施水、施食,帮助解决痛苦。这也是佛教一项重要的佛事活动,多为佛教信众请佛门法师替已故祖先的亡灵超度,忏悔罪孽。(十)百子会:为朝拜地藏菩萨,外地香客自动组织起来的一种会(团)。香客们虔心斋食,然后担着香担,举旗敲锣列队而行,拜地藏塔的时候,一步一跪,或三步一跪,到肉身宝殿后跪行绕塔,口诵“南無大愿地藏王菩萨”名号,通宵达旦。百子会人数要求不很严格,二、三十人朝拜也可称为“百子会”或“小百子会”,超过200人的称为“双百子会”,与此相应,各地还有“万胜老会”、“香山胜会”、“同人老会”等。(十一)盖印:九华山开辟地藏道场以来,即珍藏“地藏利生宝印”,相传,唐至德二年(757),唐肃宗命人以金铸成,这印寓意吉 祥如意。明、清两朝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香客朝山敬香必盖此印,以求消灾增寿,祈福延年。(十二)千僧斋:佛教大的寺院在庙会期间都要打千僧斋,供养僧众。

九华山传统庙会于1983年恢复,并连续举办了29届,盛况空前,声名远播,已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十二个对外公布的旅游节庆活动之一。

九华山传统庙会于2006年12月登录《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6月登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主办单位:九华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 承办单位:九华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旅游咨询投诉电话:0566-2831288 紧急救援电话:0566-2821219
网站标识码:3417000043  皖ICP备2022010525号-1  皖公网安备 341790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