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风景区“整体转型,全面提升”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简报
第8期
关于闵园景区开发利用的思考
九华镇
一、基本情况
闵园位于九华山天台景区西麓,与九华街隔峰相望,为南北走向的大峡谷,在闵园峡谷中有上、中、下三处民居。闵园社区面积6平方公里,现有3个居民小组,158户486人,主要经营餐饮住宿和商贸联合体,居民年均纯收入约3万余元。上闵园约1平方公里,47户148人,大集体上班17人,经营家庭旅馆14户,茶园200余亩。中闵园2.8平方公里,74户221人,大集体上班53人,经营家庭旅馆16户,茶园100余亩。下闵园约2.2平方公里,37户117人,大集体上班37人,茶园400余亩。闵园景区共有寺庙42座(全国重点寺庙2座、省级重点寺庙14座),个体商业网点51个。
二、发展优势
(一)政策环境良好。2019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等明确提出发展乡村旅游业、建设美丽宜居村庄。《安徽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0-2020)》强调九华山是池州旅游的核心和皖南旅游的一极,应在巩固观光旅游的同时,发展休闲度假和养生旅游。
(二)区位优势明显。地理位置优越,建有中闵园至天台索道、中闵园至下闵园的生态观光电瓶车道、沿龙溪河地质公园栈道、通往天台、花台以及百岁宫步道等,旅游交通多元、游览方式多样。
(二)生态环境优美。闵园多溪流、瀑布、怪石、古洞、苍松、翠竹,水光山色独特别致。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6℃,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标准以上,主要河流水质始终保持在Ⅰ类标准以上,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
(三)旅游资源富集。九华山古十景平岗积雪,新十景龙池飞瀑、闵园竹海、凤凰古松均在闵园境内。文化积淀厚重,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千古佳作,闵公真人真事更是给闵园留下了一段佳话。闵地源茶历史悠久,九华毛峰为古代极品茶品种之一。
三、发展思路
依托闵园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因地制宜,寻找发展方向。
(一)上闵园
1.发展现状:上闵园地处省道S219沿线段,缺少旅游亮点,未能吸引游客“停下来”观光游览。整体环境较差,存在毁绿种菜、垃圾乱倒乱扔等现象。
2.发展定位:充分发挥地理、资源优势,以“亲近自然、返璞归真”为主题,以花海休闲观光、果品采摘品尝、农事活动体验为开发重点,打造成集乡村休闲娱乐、乡土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综合区,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3.发展方向:以输出观光、休闲、采摘、品尝、农事活动体验和传统农耕文化回味为目的,把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组织游客参与农事活动,全方位体验丰俭随意的乡村生活。实行山、水、园、林、路的综合安排,布设供游人休息的亭、廊、桌、凳等,设立观赏观景区、休闲娱乐区、采摘品尝区等,把老队屋前小山塘及溪流打造为小型湿地公园,开展如手工制作、游戏拓展、闯关比拼等亲子活动,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和趣味性。整合茶园资源,形成茶文化走廊,发展文化旅游经济。
(二)中闵园
1.发展现状:基础设施不完备,环境卫生脏乱差,存在车辆乱停乱放,污水乱排乱放,居民自接水管乱拉乱接等问题。
2.发展定位:中闵园是S219线终点和天台索道起点,东至天台、南连天池、西达街区、北接下闵园,打造成后山承接游客的集散地。
3.发展方向:通过完善生态停车场、自来水、住宿餐饮、旅游公厕、污水处理站、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为游客提供周到的服务,打造闵园景区规范便捷整洁的旅游集散地。
(三)下闵园
1.发展现状:下闵园地理位置较偏僻,周围景点还未开发,道路交通等“硬件”设施不完备,提供服务的农户较分散,游客到达率低。
2.产业定位:以山水田园风光和镇村建设为依托,以构建文化旅游大健康产业体系为核心,打造集“养生、度假、旅居、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际知名的特色原生态古村落。
3.发展方向:一是体验原生态农家乐生活。开展采茶制茶、种植采摘农作物等活动,组织游客用农家灶台做饭,享受乡村恬静释然的慢生活。二是打造创意旅游森林产品。开发“情侣林”、“健康林”等,组织游客亲手植下苗木,委托居民有偿照看,通过苗木成长来见证人生历程,引导经营转型。三是展现地方特色文化。在文化广场表演黄梅戏、池州傩戏,组织居民现场传授编制竹篮、竹席、竹椅等技艺,开展负氧离子科普活动,吸引游客常住久住。四是多方面发展“旅游+”产业。举办研学、户外运动等活动,整修凤凰松至下闵园乡村慢道,优化环境。开发各具特色轿工服务,满足不同类型需求。五是大力发展民宿产业。通过“合作社+公司+居户”方式,在不违反景区规划和新建扩建房屋的前提下,引进成熟专业的公司连片打造富有特色的民宿。
四、工作建议
(一)加强规划建设。按照“共抓大保护 不搞大开发”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建设、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问题,注重保持乡土风貌,出台鼓励民宿发展政策,编制民宿产业规划,坚持一户一图,打造独具特色的民宿。完善旅游接待、步道栈道、夜间照明、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二)加大宣传力度。一是积极“走出去”,加大包装策划,组织到江、浙、沪等地进行推介宣传,扩大闵园品牌影响力。二是搭建对外推介平台。持续在九华山机场、高速公路等客流聚集地投放旅游广告,大力宣传闵园旅游整体形象。三是开展节赛事营销。通过举办户外节事活动,提升对外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四是积极构建媒体宣传体系。广泛应用“互联网+旅游”的模式,建立闵园旅游公众号,加大智慧旅游项目建设力度。
(三)突出生态保护。全面启动村庄绿化工程,开展闵园宜居水环境建设,采取管网延伸、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等多种方式,做好闵园生活污水治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集中治理白色污染。建立村庄保洁制度,确保每条道路有人管理、有人清扫,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落实河长制、林长制、路长制,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严格生态空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