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风景区财政局《关于开展2021年度预算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单位自评、部门评价工作的通知》(九财字[2021]65号)文件精神,我单位对环境监测站2021年度百岁宫大气监测专项项目使用管理情况认真开展了自评。现将项目绩效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项目立项背景及目的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加强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预算安排九华山环境监测业务项目资金。该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是依据风景区财政局相关绩效评价规定及文件精神,通过自主评价方式,对项目的立项、资金使用、项目成果等情况进行综合绩效评价。
2.预算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1)预算安排情况
环境监测业务经费项目预算为20.3万元,主要用于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生活污水监测、印刷宣传及业务手册以及志愿服务、文明创建、安全生产等。
(2)资金使用情况
环境监测业务经费项目实际执行数为11.22万元,预算执行率为55.27%。
(二)项目绩效指标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环保意识;加强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活动,守护好风景区“绿水青山”,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了解环境监测业务经费项目的使用和效益情况,为预算绩效管理和下一年度预算安排提供重要依据。
(二)绩效评价原则及评价方法
按照科学规范、公开公正、分级分类、绩效相关原则,采用比较法、因素法、成本法、公众评判法等方法开展绩效评价。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通过整理相关资料,对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查阅财务会计资料。分析项目管理情况和资金效益,根据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建议。
三、评价结论
通过本次绩效自评,开展风景区环境监测,每月开展1次饮用水水源地19个基本项目水质监测、每季1次61项水质分析监测、每年1次109项水质分析监测,16次污水水质监测,印刷600份宣传及业务手册,发送手机短信20000余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次数14次。对6个排口进行规范整治,做到“一牌一码”。根据走访调查,景区居民及来山游客对环境质量工作满意度较高。自评得分为98.5分。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总分10分,自评得分10分)
根据机构设立方案,九华山风景区环境监测站(环境监察大队、环境专项监督长制管理中心)为环境资源保护处(地质公园管理办公室)下属事业单位,负责风景区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运行维护工作,负责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日报以及水、声生态环境的常规监测等工作;负责风景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负责对风景区废水、废气、噪声等污染物的排放进行监督管理;负责风景区生态环境投诉、生态环境污染纠纷处理等工作。负责管委会、乡镇、村(社区)三级环境专项监督长制和行业环境专项监督长制的组织体系建设与管理工作。结合单位实际情况,为推进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加大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活动,守护好风景区“绿水青山”,2019年12月27日风景区主任办公会议研究同意将上述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会议纪要〔2019〕14号)。此项目的设立与本单位的职能相适,符合风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需要。因此,本指标自评分为满分。
(二)项目管理情况(总分10分,自评得分8.5分)
该项目预算资金20.3万元,实际执行11.22万元,预算执行率55.27%。资金支出管理方面严格执行财务支出的相关规定,程序规范、手续完整,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因此,本指标自评分8.5分。
(三)项目绩效情况(总分80分,自评得分79分)
全年按上级要求和工作计划,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力度,加强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环保意识,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活动,各项经费支出合理、合规、合法。该项目的实施,让广大村居民、游客和僧尼及时了解风景区生态环境质量情况,人民群众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全社会环保工作参与度不断提高,为守护好风景区绿水青山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本指标自评分为80分。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该项目充分保障了环境监测工作的正常运行,立项决策和依据充分,项目资金使用合理、合法、合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无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