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九华镇 > 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11341824003283587L/202504-00002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九华镇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九华镇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5-04-03 10:00
废止日期:
九华镇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5-04-03 10:00 来源:九华镇 浏览次数: 字体:[ ]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九华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在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全镇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和风景区各项决策部署,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全力推动核心景区旅游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防风险、固根本,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深化平安建设。严格落实宗教工作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持续加强宗教活动场所日常巡查。积极推进“一站三中心”建设,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进寺庙、进民宿、进学校活动,发放宣传材料15000余份。发布以案普法专栏46期,开展平安家庭普法维权宣讲1次,举办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暨“八五”普法骨干培训班3次。全年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6起,化解率100%,办结12345便民热线65件。核心景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二)树牢底线意识。扎实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排查并整改隐患289处,清理安全通道14处、拆除二楼以上防盗窗10处、配备老旧小区灭火器34组。设立4处应急避灾安置点,恶劣天气转移群众185人次。积极组建九华镇社会化应急队伍,妥善处置各类旅游投诉131起,参与救援突发事件16次。全面加强森林防火,发放宣传单及禁火令5600余份,劝阻吸烟行1500余次,制止焚烧垃圾3次,清剿火灾隐患点5处,收缴打火机1000余个。强化野猴看管,推送预防野猴伤人温馨提示短信45万余条,2024年野猴伤人投诉43起,同比下降48%。九华镇成功创建安徽省森林城镇。

二、强产业,提质效,经济发展稳中求进

(一)提振经济增长。外出招商8次,接待来山考察企业和客商39批次,成功引进安徽东璟商贸有限公司投资云缦里度假酒店项目、安徽省如是心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如是心开运酒店旅游项目。完成税收355.3万元,同比增长11.7%。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344万元,超目标任务11.5%;完成限上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18.5万元,同比增长46.3%。圆满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单位194家,个体户159家。

(二)丰富文旅业态。大力发展“夜游经济”,开展核心景区非遗夜游展演活动200余次,成功举办大黄山九华文创市集,累计吸引游客55余万人。推动“美食+文旅”融合发展,拓展文旅消费新场景,老乡鸡、罗森、美宜佳等区域品牌首店进驻街区,问素斋获评安徽省“十佳深夜食堂”。

(三)优化营商环境。扎实开展“优环境、稳经济”活动和“池”久满意面对面活动,解决企业各类诉求7条,办结为企服务平台留言问题近20条,协调制作民宿指示牌7处,提供政策咨询及帮办代办服务14次,引导3家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

(四)强化民宿发展。制定《九华镇旅游民宿管理暂行办法》,组织34人次参加风景区民宿管家培训,指导1家民宿(云缦里)参加第二届安徽省乡村民宿创意设计大赛,2家民宿入选第六届“池州十佳特色民宿”,28家民宿入选安徽省“皖美金银牌民宿”,3家民宿入选全国丙级民宿,九华老街荣获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和省级商文旅融合发展集聚区称号。

三、抓项目、重建管,人居环境稳步提升

(一)抓实项目建设。投资668万元实施全域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铺设污水管网2900余米、接入污水管网208户。投入165万元完成凤凰松路工程改造项目,铺设道路480米、新增停车位80余个。实施索道小区、聚龙小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序时完成九黄公路路面水毁修复和边沟治理工程、闵园集中供水设施建设工程,全力保障污水处理设施运维改一体化项目,积极做好居民污水截污纳管工作。

(二)严控规划建设。优化完善《九华镇居民房屋室内外装修管理办法》,从严落实居民建房5项制度,全年拆建5户、签订居民装潢协议172户(简装120户、整装52户),拆除违建48起999.6m2。加强建筑垃圾清运管理,做实建筑材料进山查验,处理违规车辆31车次。完成《九华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和三个社区村庄规划(初稿)编制。

(三)美化人居环境。积极开展沿街商户“门前三包”,悬挂公示牌540户,制止出店经营和占道经营行为900余次,集中清理电影院市场、上禅堂、慧居寺周边山体陈年垃圾以及背街小巷、居民房前屋后等处乱堆乱放垃圾30余吨,铺设聚龙至灯塔沿线石板道1300平方米、闵园老索道停车场至索道下站石板道310平方米,修通上闵园至回香阁道路374平方米,更换下闵园道路、中闵园村庄沿线路灯71盏,完成电影院市场外墙粉刷及周边区域石板道铺设260平方米,排查并处理11起环保问题。

四、办实事、暖民心,民生保障持续完善

(一)民生实事更有温度。认真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优抚补助金、慰问金、临时救助、困难群体补助等各类资金398人次90.41万元。走访慰问困难群众、高龄老人104人次。授牌5家“双拥示范点”,为全镇170名退役军人发放贺卡及纪念品。推进居家养老和社会化养老,规范养老服务中心运营管理,对1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重阳节之际,联合百岁宫首次为77名80周岁以上老人送上慰问金。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二)就业创业更有品质。组织人员参加风景区创业青年大讲堂65人次,举办互联网营销师培训班1期;全面摸排社区劳动力基本情况,发放就业创业资料600余份,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11人,核实失业人员稳定就业10人。

(三)精神文明更加丰富。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行愿九华”志愿服务驿站开展系列活动20场次,利用太白广场游客驿站提供常态化志愿服务,发放旅游宣传手册3万余份,提供旅游咨询5万余人次。积极举办第四届全民文化活动、全民健身活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书画展,5户家庭获风景区“文明家庭”称号,10人获风景区“文明居民”称号,闵园社区获风景区“和美村居”称号,2户家庭获市级“和美人家”称号。

五、抓队伍,提效能,自身建设不断提高

(一)政治建设纵深推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工委、管委会和镇党委决策部署,有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以高度政治自觉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法治建设不断深化。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重大行政决策制度,确保政府决策依法、民主、科学。强化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新增行政执法证资格人员3人。全面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扩大公众知晓度,自觉接受各方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2件,公开各类政务信息223条。

(三)作风建设持续加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预算执行,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持续推进基层减负、精文减会。大力盘活各类资产资源,厉行节约过“紧日子”。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党工委、管委会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镇上下锐意进取、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全镇人民和所有关心支持九华镇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矛盾、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与人民期盼还有差距,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双招双引”仍需发力,财政收入来源单一,文化旅游业态不够丰富;部分民生事业还存在短板弱项,建房、停车、交通等服务不能完全满足群众需求等等。对此,我们将勇于面对,迎难而上,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全镇总体工作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风景区中心工作,在党工委、管委会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抓实抓细基层网格化治理、社会安全稳定、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奋力推动九华镇高质量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0万元,较上年增长40%,新引进省外亿元以上项目1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00万元,新增“五上”企业3家。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干字当头,实字为要,以大抓落实的实绩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落地见效。重点把握好五个坚持:

一、坚持安全发展,在平安建设上构建新格局

(一)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抓实“一站三中心”标准化建设,严格落实干部职工包户联系走访制度,全面听取群众意见,积极解决群众合理诉求。落实班子成员领班化解事项,主动入户走访,动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全力维护核心景区社会大局稳定。持续巩固佛教商业化治理成果,严格落实宗教工作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

(二)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底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聚焦消防通道、城镇燃气、建筑施工、群租房等隐患排查治理,对标完成白马组三层楼职工宿舍综合整治,严格落实森林防火管控措施,完善防火应急物资储备,充分发挥应急队伍作用。持续加强野猴管理,力争投诉量在2024年基础上再下降三分之一;强化与旅游投诉中心、医院、公安、应急等部门的联动,妥善化解旅游投诉。强化地质灾害防范,及时转发灾害预警信息,妥善转移安置人员。

(三)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坚持底线思维,优化完善应急救援机制,加强应急队伍综合能力建设,积极发挥“综合+专业+社会”应急救援力量作用。统筹做好节假日期间旅游投诉、应急救援、森林防火、防汛抗灾等各领域应急工作。

二、坚持产业强镇,在经济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一)强化双招双引。积极推进九华山共享商务创新空间项目,持续推介闵园旅游开发、九建老带锯厂、实业公司茶园等优质招引项目。推进组建九华镇商会,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新举措,招引亿元以上项目1个。

(二)丰富文旅业态。丰富优化九华文创市集,每月开展2次以上非遗演出。拓展实业公司主营业务,盘活实业公司办公楼和幼儿园房产以及茶园资源,依托九华老街省级旅游休闲示范街区、商文旅融合发展集聚区等载体,力争引入2个以上区域品牌入驻,积极打造中高档民宿、酒吧等业态

(三)提升镇域经济。对标完成财税任务,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完善停车场、行李寄存点、材料堆场、资产入股等经营模式,力争社区经营性收入较上年提高10个以上百分点。开展商贸企业梯度培育,力争2025年新增“五上”企业3家。深入实施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

三、坚持规划引领,在人居环境上推动新升级

(一)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完成陈家山路改造、祇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区改造、灯塔-阳明和美村居、白马新村崩塌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序时推进九华老街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项目、闵公文化项目及中闵园旅游步道沿线、天台沿线等片区综合环境整治。全力保障九华街区污水运维改一体化项目施工。加强与部门沟通,大力推动龙溪峡谷-闵园景区详规编制、天池水库及森林防火高山水网项目建设工作。

(二)严管严控规划建设。从严落实居民建房5项制度和《九华镇居民房屋室内外装修管理办法(试行)》,完成全镇居民房屋摸底调查,建立住房档案,计划完成10户拆建、30户室内外装修,分批序时推进居民房屋建设,落实落细包保责任。持续保持控查违高压态势,建立违建建筑企业、违规运输车辆、业主单位“黑名单”制,推进执法“三个规范”建设,继续保持违建拆除率100%。

四、坚持人民至上,在民生福祉上书写新答卷

(一)持续加强民生保障统筹抓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各项工作,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和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弱势人群档案,充分发挥救急难互助社作用,确保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助尽助”。纵深推进民生实事票决项目,着力补齐民生短板。

(二)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积极申报公益性岗位,持续配合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保障工作。加大殡葬改革政策宣传力度,倡导文明殡葬新风尚。进一步优化完善“一户一车”方案,扎实做好各类保障工作。

(三)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加强道德典型培树工作,巩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成果,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丰富完善“行愿九华”志愿服务品牌,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为来山游客提供高品质体验提档升级“我们的节日”“九华历史与今天”书画展、全民文化活动、“送戏下乡”、非遗演出等系列活动,不断丰富核心景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五、坚持勤廉并举,在政府建设上展现新气象

(一)强化政治引领,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风景区党工委和镇党委决策部署。

(二)细化法治建设,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自觉接受镇人大依法监督,虚心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持续加强政务信息公开,高质高效做好12345便民热线办理,确保群众诉求 “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三)深化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生态。高质量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一体推进“三不腐”,深入贯彻落实基层减负工作要求。健全完善财政资金和社区集体资金使用与监管制度,树牢过紧日子思想,持续压减“三公”经费开支,着力推动廉洁政府、法治政府建设。 

各位代表,回首来时路,初心未改;展望新征程,使命在肩,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党工委、管委会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与全镇干部群众一道,以“拼”的精神、“实”的作风、“闯”的劲头,奋力开创九华镇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主办单位:九华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 承办单位:九华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旅游投诉咨询电话:0566-2831288 紧急救援电话:0566-2821219
网站标识码:3417000043  皖ICP备2022010525号-1  皖公网安备 341790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