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全镇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和风景区各项决策部署,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全力推动核心景区旅游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防风险、固根本,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深化平安建设。严格落实宗教工作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持续加强宗教活动场所日常巡查。积极推进“一站三中心”建设,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进寺庙、进民宿、进学校活动,发放宣传材料15000余份。发布以案普法专栏46期,开展平安家庭普法维权宣讲1次,举办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暨“八五”普法骨干培训班3次。全年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6起,化解率100%,办结12345便民热线65件。核心景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二)树牢底线意识。扎实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排查并整改隐患289处,清理安全通道14处、拆除二楼以上防盗窗10处、配备老旧小区灭火器34组。设立4处应急避灾安置点,恶劣天气转移群众185人次。积极组建九华镇社会化应急队伍,妥善处置各类旅游投诉131起,参与救援突发事件16次。全面加强森林防火,发放宣传单及禁火令5600余份,劝阻吸烟行为1500余次,制止焚烧垃圾3次,清剿火灾隐患点5处,收缴打火机1000余个。强化野猴看管,推送预防野猴伤人温馨提示短信45万余条,2024年野猴伤人投诉43起,同比下降48%。九华镇成功创建安徽省森林城镇。
二、强产业,提质效,经济发展稳中求进
(一)提振经济增长。外出招商8次,接待来山考察企业和客商39批次,成功引进安徽东璟商贸有限公司投资云缦里度假酒店项目、安徽省如是心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如是心开运酒店旅游项目。完成税收355.3万元,同比增长11.7%。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344万元,超目标任务11.5%;完成限上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18.5万元,同比增长46.3%。圆满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单位194家,个体户159家。
(二)丰富文旅业态。大力发展“夜游经济”,开展核心景区非遗夜游展演活动200余次,成功举办大黄山九华文创市集,累计吸引游客55余万人。推动“美食+文旅”融合发展,拓展文旅消费新场景,老乡鸡、罗森、美宜佳等区域品牌首店进驻街区,问ㆍ素斋获评安徽省“十佳深夜食堂”。
(三)优化营商环境。扎实开展“优环境、稳经济”活动和“池”久满意面对面活动,解决企业各类诉求7条,办结为企服务平台留言问题近20条,协调制作民宿指示牌7处,提供政策咨询及帮办代办服务14次,引导3家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
(四)强化民宿发展。制定《九华镇旅游民宿管理暂行办法》,组织34人次参加风景区民宿管家培训,指导1家民宿(云缦里)参加第二届安徽省乡村民宿创意设计大赛,2家民宿入选第六届“池州十佳特色民宿”,28家民宿入选安徽省“皖美金银牌民宿”,3家民宿入选全国丙级民宿,九华老街荣获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和省级商文旅融合发展集聚区称号。
三、抓项目、重建管,人居环境稳步提升
(一)抓实项目建设。投资668万元实施全域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铺设污水管网2900余米、接入污水管网208户。投入165万元完成凤凰松路工程改造项目,铺设道路480米、新增停车位80余个。实施索道小区、聚龙小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序时完成九黄公路路面水毁修复和边沟治理工程、闵园集中供水设施建设工程,全力保障污水处理设施运维改一体化项目,积极做好居民污水截污纳管工作。
(二)严控规划建设。优化完善《九华镇居民房屋室内外装修管理办法》,从严落实居民建房5项制度,全年拆建5户、签订居民装潢协议172户(简装120户、整装52户),拆除违建48起999.6m2。加强建筑垃圾清运管理,做实建筑材料进山查验,处理违规车辆31车次。完成《九华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和三个社区村庄规划(初稿)编制。
(三)美化人居环境。积极开展沿街商户“门前三包”,悬挂公示牌540户,制止出店经营和占道经营行为900余次,集中清理电影院市场、上禅堂、慧居寺周边山体陈年垃圾以及背街小巷、居民房前屋后等处乱堆乱放垃圾30余吨,铺设聚龙至灯塔沿线石板道1300平方米、闵园老索道停车场至索道下站石板道310平方米,修通上闵园至回香阁道路374平方米,更换下闵园道路、中闵园村庄沿线路灯71盏,完成电影院市场外墙粉刷及周边区域石板道铺设260平方米,排查并处理11起环保问题。
四、办实事、暖民心,民生保障持续完善
(一)民生实事更有温度。认真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优抚补助金、慰问金、临时救助、困难群体补助等各类资金398人次90.41万元。走访慰问困难群众、高龄老人104人次。授牌5家“双拥示范点”,为全镇170名退役军人发放贺卡及纪念品。推进居家养老和社会化养老,规范养老服务中心运营管理,对1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重阳节之际,联合百岁宫首次为77名80周岁以上老人送上慰问金。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二)就业创业更有品质。组织人员参加风景区创业青年大讲堂65人次,举办互联网营销师培训班1期;全面摸排社区劳动力基本情况,发放就业创业资料600余份,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11人,核实失业人员稳定就业10人。
(三)精神文明更加丰富。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行愿九华”志愿服务驿站开展系列活动20场次,利用太白广场游客驿站提供常态化志愿服务,发放旅游宣传手册3万余份,提供旅游咨询5万余人次。积极举办第四届全民文化活动、全民健身活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书画展,5户家庭获风景区“文明家庭”称号,10人获风景区“文明居民”称号,闵园社区获风景区“和美村居”称号,2户家庭获市级“和美人家”称号。
五、抓队伍,提效能,自身建设不断提高
(一)政治建设纵深推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工委、管委会和镇党委决策部署,有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以高度政治自觉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法治建设不断深化。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重大行政决策制度,确保政府决策依法、民主、科学。强化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新增行政执法证资格人员3人。全面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扩大公众知晓度,自觉接受各方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2件,公开各类政务信息223条。
(三)作风建设持续加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预算执行,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持续推进基层减负、精文减会。大力盘活各类资产资源,厉行节约过“紧日子”。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矛盾、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与人民期盼还有差距,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双招双引”仍需发力,财政收入来源单一,文化旅游业态不够丰富;部分民生事业还存在短板弱项,建房、停车、交通等服务不能完全满足群众需求等等。对此,我们将勇于面对,迎难而上,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