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九华乡 > 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11341824003291640r/202503-00007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九华乡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报告
名称: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5-03-31 10:29
废止日期: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5-03-31 10:29 来源:九华乡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全乡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党工委、管委会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笃定目标、克难奋进,担当作为、奋力拼搏,着力抓项目、促发展、惠民生、防风险,全乡上下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蓄势聚能、提档加速的良好态势。

一年来,我们千方百计攻项目、抓产业,筑牢高质量发展“主根基”。实现地区总产值7.1亿元,同比增长5.7%;固定资产投资3.4亿元,同比增长38.53%;一般公共预算税收收入1055.63万元,同比增长27.17%;房地产开发销售额5857.7万元,销售面积6790.42平方米。推进景区7个重大项目征迁、完成10个重点项目建设,入选2024年度九华山风景区项目投资建设先进集体。

一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兴文旅、强生态,描绘乡村振兴“美画卷”。老田精品示范村建设获市委、市政府高度评价,中央、省、市媒体接踵而至,大地流彩乡情艺术团演出顺利举办。3个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全部建成,舒潭印月景点顺利开放,夏日人气火爆。二圣村迈入集体经济“百万元村”行列。

一年来,我们不遗余力稳兜底、优服务,提升民生福祉“暖温度”。加强社会保障兜底,发放各类民生资金1700余万元,新建老年食堂3个,提供助餐服务3.6万人次,推动“暖民心”行动不断走深走实。深入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保障供水600余户,旱厕改造152户。

一年来,我们齐心协力建机制、聚合力,激活基层治理 “新动能”。建立健全环境巡查整改闭环管理机制,挂牌“门前三包”责任牌1000余块。深入推进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落实农民建房分级审批和全过程管理,制定查控违“五个一”监管制度,确保乡村建设依规有序推进。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聚力拼经济稳增长,向好态势更加稳固

项目建设不断推进。全面推进天华大道、佛学院、安卓梅达酒店(新址)、狮子峰索道等7个景区项目征迁,拆迁房屋60户14098平方米、征收土地453户467亩、迁移坟墓812棺。全域旅游基础设施专项债等10个项目顺利完工,累计铺设雨污管网10000余米、供水管道26000余米,修建村庄道路7800余米,配置路灯320余盏,新建停车位120余个建设活动广场5个。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圣安沁院山玙溪民宿项目成功签订合作协议,引进安徽锡恩等建设企业8家。强化政企沟通,走访乡域企业200余家,解决企业反馈问题20余项。积极为企服务,设置企业专窗,培育壮大市场经营主体并完成“个转企”办件3个。

(二)聚力强产业促振兴,特色优势愈发彰显

加快推进老田精品示范村建设,完成核心区域雨污管网、杆线下地、石板道路铺设等工作,持续推进立面改造、景观亮化、标识标牌等建设内容。坚持整村运营,成功引进省非遗农民画、明清木雕展示、国潮生活馆、南山琴社等10余家商户入驻打造“九华戏苑”“老田剧院”等特色文艺品牌,举办黄梅戏、花朝节、古村夜市等文化活动50余次,带动周边旅游消费500余万元。老田小岭、二圣狮形、柯村广胜3个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成功通过验收,实现164户环境全面提升代村精品示范村、二圣车站省级中心村建设有序推进。

(三)聚力优环境提品质,乡村生态美丽宜居

擦亮人居环境“底色”。结合环保“百日攻坚”行动,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整改环境脏乱差问题950余处,清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180余车。保持“查控违”高压态势,拆除违建37起1349.18平方米,其中,拆除存量违建13起722.76平方米。持续优化乡容乡貌,落实拥华路、莲花大道沿线及南庄六七房里等游客集聚区全时段巡查,治理违规经营1500余起,处理违规停车8000余次,清理广告牌200余块,捕捉安置流浪犬260余只。厚植生态环境“成色”。牢固树立“两山”生态理念,持续开展秸秆禁烧、烟花爆竹禁放巡查,全年清理灰堆40余处,回收秸秆8.33吨,配合收缴烟花爆竹100余包,劝阻违规行为400余人次。全面落实“河长制”,抓实日常巡河、清理河道工作,累计巡查400余次,制止村民私自采砂9起;开展黑臭水体防治,排查全乡水域120处,发现并处置水体污染5处。保护自然资源“本色”。完成国土绿化示范点项目退化林修复抚育3600亩,完成退化林修复提质扩面抚育1448亩,营造梅花林15亩,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全力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完成撂荒地、自然保护地等图斑整改任务,累计整改图斑230亩,复耕图斑整改任务100余亩。

(四)聚力惠民生办实事,人民福祉持续增进

民生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严格落实“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原则,发放低保、五保、残补、孤补等各类补助补贴700余万元。落实失地农民保障政策,发放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2463户322.96万元,被征地农民粮食补贴资金2296户685.5万元。积极落实养老、医保政策宣传,城乡居民医保缴费顺利完成上级指标,实现养老保险缴费2492人。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加强老年人帮扶工作,优化老年大学建设,招收在校学员520人,开展课程16门70余次。完成22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养老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优化儿童关怀服务,完成37名留守儿童摸底登记,开展留守、困境儿童慰问活动60余人次,发放励志奖学金70人。促进全民就业创业,开展家政服务、民宿管家等培训班4期,培训170余人次,举办专场招聘会6场,助力4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深入。开展各项政策宣传、乡村文化振兴、文化惠民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50余场次,累计参与2000余人次。深化乡风文明建设,选树先进典型,推荐当选“池州好人”2名,评选“美丽庭院”98户、“文明家庭”10户、“文明村居民”20名,切实引导群众向上向善,着力培树优良家风,涵养文明乡风。

(五)聚力强治理防风险,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矛盾纠纷高效化解。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力量,建立乡、村两级调解网络,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累计接访群众28批65人次,调处矛盾纠纷72起,办理市长热线和群众信访300余件,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平安建设持续深化。有序开展68名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对象管理工作,全年接受群众法律咨询60件,协调解决求助问题12件,帮扶困难群体依法维权。开展主题法治宣传12次,发放各类普法宣传品8000余份,提供法律咨询60余次,承办专题普法培训班4场,切实提升干群法治素养。严格落实宗教工作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开展宗教活动场所巡查200余次,收缴非法宗教出版物900余本,相关物品500余组,撤除相关标识5个。安全生产常抓不懈。推动应急管理高效化,完成防火道砍伐65公里,严查违规用火行为150余次,汛期转移群众20户47人。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开展经营性自建房消防安全排查453家,整改安全隐患153处。强化安全生产提醒,全面开展消防安全、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领域安全知识宣传2000余人次,落实62处危险水域防溺水巡查全覆盖,及时更换安全标牌15块、救生设备200余件。

一年来,我们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从实抓好市委巡察和审计反馈问题整改政治品格更加过硬、奋斗姿态更加昂扬。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效能。

与此同时,人民武装、工会、共青团、妇联、科教文卫、关工委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奋斗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过去一年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风景区党工委、管委会和乡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乡人大及各位代表有力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村、各部门共同努力、奋力拼搏的结果,更是全乡人民同心同向、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九华乡人民政府,向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和所有关心、支持九华乡社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全乡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文旅产业发展水平与我们拥有的资源优势还不匹配,特色业态品质不高消费场景创新不足。民生领域短板依然存在,群众反映较多的建房、交通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乡村干部干事创业的思维和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全力以赴加以解决。

二、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一年,“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风景区党工委、管委会和乡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拉高标杆、久久为功,加快凝聚九华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乡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税收收入同比增长6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以上

重点抓好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项目招商,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

招商引资势头不变。强化招商引资责任制,充分发挥招商工作队优势,依据村庄规划,抓好以商招商、存量招商,盘活闲置资产,错位发展休闲康养、生态旅游、民宿餐饮等业态,优化玉带水街、柯村老街、舒潭印月等消费场景,推动全域旅游蓬勃发展。项目建设力度不减。落实“一项目一专班”“日调度”工作机制,全力推进天华大道、狮子峰索道等重大项目征迁工作,做好圣安沁院、茶仙文化园九华山汉庭酒店等项目全过程服务,争取项目早落地、早达效。营商环境目标不松。高质量开展为企服务工作,推进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发挥为企服务平台作用,聚焦企业诉求,全程跟踪督办,切实解决企业实际困难,推动全乡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二)聚焦乡村振兴,展现宜居宜业新面貌

加速建设和美乡村。加快推进老田精品示范村建设运营,完成核心区域道路管网、古建修缮、立面改造等基础建设,优化仁里古巷、慕亲广场等景观节点,新建红色文化展示馆、吴襄纪念馆,丰富特色业态和文化活动,按期完成验收任务。做好“五好两宜”和美乡村示范点、代村精品示范村二圣车站省级中心村建设工作,实施松树栗树和美乡村提升工程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推深做实“河长制”“林长制”,高标准“护好水”、高质量“育好林”。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抓好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河塘沟渠等重点区域卫生清理,健全建筑垃圾、油烟噪音、养殖污染等突出问题“回头看”机制,持续开展拥华路沿线、桥庵一天门路段环境综合整治,做好莲花大道、九华大道沿线和南庄六七房里文明经营管理,打造美丽宜居新乡村。大力培育文明乡风。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发挥老田吴氏家风馆教育作用和农家书屋公益服务作用,凸显九华乡特色文化内涵。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和美人家”等评选活动,引领社会新风尚。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农村移风易俗,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提高志愿者素质和能力,展示九华风采。

(三)聚焦民生保障,谱写惠民利民新篇章

社会保障持续加强。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和动态管理机制,让特殊困难群体共享发展成果。有序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认真开展社会救助,加大对五保、低保、孤寡老人、残障失能群体的保障力度,统筹做好社会福利、退役军人优抚安置、慈善事业、留守妇女儿童关爱服务等工作。积极推进农村二轮土地延包工作,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社会事业稳步推进。完善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网络体系建设,办好儿童服务站,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加快“养老”变“享老”,深入推进适老化改造,为老助餐服务扩面增效,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弘扬“双拥”光荣传统,支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更好联系服务群众。公共服务不断优化。进一步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公共服务的精准帮扶力度,举办更多稳就业、惠民生活动。完善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优化群众办事体验。加快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生活污水治理、供水保障等工程建设,加速推动拥华路、天华大道安置点落地建成,着力补齐民生基础设施短板

(四)聚焦底线任务,构建综合治理新格局

织密查违控违之网。严格落实查控违“五个一”监管制度,配齐村级辅助巡查员,加强农民建房、装修改造、附房整治巡查管控,保持查控违高压态势。提升社会治理之效。不断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为乡村治理赋能增效。将弘扬“六尺巷”精神与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相结合,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优化重点人群服务管理,抓实重点信访事项办理,强化网络舆情处置,努力构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的工作格局。持续推进佛教商业化治理,加强宗教活动场所、出租房屋排查,坚定强管理、防反弹、促长效紧绷安全生产之弦。聚焦农村经营性自建房、燃气、食品等关键领域,抓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扎实做好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防治、防溺水、森林防火等工作。开展安全培训、应急演练,新建标准化应急物资储备库,切实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应急保障能力。

(五)聚焦自身建设,实现服务效能新跃升

打铁必须自身硬,我们以更高站位、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抓好自身建设,持续推进政府工作作风改进和工作效能提升。实干快干敢担当。满怀创新创业激情,保持昂扬奋进姿态,紧扣全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产业发展瓶颈,紧扣群众的“急难愁盼”,强化责任担当,积极对接争取,按照轻重缓急原则逐步、从快加以解决。推行重点工作项目化、专班制,构建“有部署、有落实、有结果”的工作闭环,切实做到说一件、办一件、成一件。依法行政作标杆。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坚持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自觉接受人大及各方面的监督,加大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力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政守底线。全面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切实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牢固树立艰苦奋斗思想,反对形式主义,反对铺张浪费,让勤俭办事成为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共识和高度自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风景区党工委、管委会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全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奋力在推动新时代九华乡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主办单位:九华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 承办单位:九华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旅游投诉咨询电话:0566-2831288 紧急救援电话:0566-2821219
网站标识码:3417000043  皖ICP备2022010525号-1  皖公网安备 341790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