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灾害及城乡积涝,做好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涉山涉水景点、沿河低洼地带、在建涉水工程、临时工棚等高风险区域隐患排查消除、群众转移避险等安全防范工作。
2.关注强对流天气对旅游、交通、景区运行、设施农业、户外施工、水面作业、户外活动等的不利影响。加强景区、游客、道路安全管理,及时做好临时建(构)物户外招牌、温室大棚和农村危房等除险加固。
3.建筑施工单位、旅游景区管理单位、户外活动主办方等要针对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等突发情况制定应急预案,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4.密切关注天气发展变化,加强会商研判,强化水库泄洪和下游村居之间的信息通报与联动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高预警信息覆盖面,及时启动应急响应。
5.有关部门做好游客防雷预警措施。
6.加强值班值守和信息汇总上报,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充分做好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