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溺水事件,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儿童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源头管控为核心,强化日常巡查和宣传教育。
2.坚持“快速响应、科学处置”的原则,确保溺水事件发生后能迅速启动应急机制,高效开展救援工作。
3.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
(一)应急指挥体系:设立防溺水应急指挥中心,由管委会分管领导担任总指挥,应急管理、公安、教育卫健、水利、行政执法等部门为成员单位。负责统筹协调防溺水工作,研究解决应急处置中的重大问题,下达应急指令。
(二)成员单位职责:
应急管理局:负责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调度救援力量,储备应急救援物资。
公安局:负责溺水事件现场的治安维护、交通疏导,组织警力开展救援工作,对溺水事件进行调查取证,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发展规划处:负责中小学校、幼儿园学生的防溺水宣传教育,督促学校开展防溺水主题活动,落实家校联动机制,及时掌握学生溺水情况并协助处置。负责组织医疗急救队伍,携带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赶赴现场,对溺水者进行紧急救治和转运,指导现场救援人员进行科学急救。
环境资源保护处:负责市政人工水域(如景观水池等)的安全管理,设置防护栏和警示标识;督促施工单位强化工地基坑以及有溺水隐患的池、沟、井等区域管理,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增加防护设施,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识。
行政执法局:依托日常巡查,加大巡逻线路上的涉水区域安全巡查,提醒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儿童注意自身安全;协助开展应急救援。
农林水利局:负责根据河湖长制要求,对管辖范围内的河流、水库、堤坝等水域进行日常巡查,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和防护设施,及时排查水域安全隐患; 协助开展应急救援。
乡镇:负责本辖区内水域的日常监管,建立水域网格化管理体系,组织村(社区)开展防溺水宣传和巡查,建立水域安全台账;组织乡村应急救援队开展救援。
三、预防预警机制
(一)宣传教育体系
家校宣传:学校每学期开展不少于2次防溺水专题教育课,通过观看宣传片、模拟演练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防溺水意识和自救能力;利用家长会、班级微信群、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向家长普及防溺水知识,督促家长履行监护责任。
社会宣传:通过宣传栏、乡村广播、横幅、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宣传防溺水常识,重点提醒未成年人不要独自到水域玩耍、游泳。
媒体宣传:制作防溺水短视频、H5页面,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防溺水公益广告,营造全社会关注防溺水的氛围。
(二)风险防控措施
1.水域管控:
建立水域安全档案,对辖区内所有水域进行全面排查,登记造册,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危险水域(如深水区、水流湍急处、岸边湿滑处)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识,重点水域配备救生圈、长竹竿、救生绳等应急救援器材。
2.时段防控:组织专人对水域进行定期巡查,特别是暑假、节假日,实行"每日三巡"制(早中晚各一次);暴雨过后、汛期来临前加密巡查频次;发现有人在危险水域游泳、玩耍时,及时劝阻制止。
四、应急处置
(一)险情报告
发现有人溺水时,目击者应立即大声呼救,寻求周围人员帮助;同时拨打应急救援电话(如110、120、119)和辖区防溺水应急救援电话,清晰说明溺水地点、溺水人数、溺水者状态等信息。
接到报警后,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成员单位赶赴现场救援,并按照规定程序向上级部门报告事件情况,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伤亡情况、救援进展等。
(二)现场救援
目击者在确保自身安全前提下,可抛掷救生圈、绳索等开展救援,严禁盲目下水。
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救援工作;对于离岸较近的溺水者,可使用救生杆、绳索等工具将其拉上岸;对于离岸较远的溺水者,可利用冲锋舟或专业救援人员穿戴救生装备下水救援。
医护人员现场设立临时救护点,对救起人员急救措施。溺水者被救上岸后,若意识清醒,及时保暖并安抚情绪;若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医疗急救人员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救治,并尽快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公安部门负责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疏散围观群众,保护现场,防止发生二次事故。
(三)后期处置
及时通知溺水者家属,做好家属的安抚工作,告知事件进展和救治情况。
由管委会指定相关部门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对溺水事件进行调查,查明原因,明确责任,形成调查报告,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问责处理。
总结应急处置经验,完善应急预案和预防措施,堵塞管理漏洞。
五、 保障体系建设
1.资金保障:将防溺水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宣传教育、水域管理、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人员培训等工作的资金需求。
2.人员保障: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发挥曙光救援队等社会救援作用,定期组织培训、开展实战训练。
3.物资保障:储备救生衣、潜水装备、急救药品等物资,建立物资调配制度。
4.科技保障:重点水域安装智能监控系统,具备溺水行为识别和自动报警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