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九华山风景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发布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面揭晓景区第二、三产业发展“家底”。此次普查严格按照国务院、安徽省、池州市及风景区管委会四级部署要求,以2023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历时两年完成,覆盖全山从事第二、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为景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数据方面
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山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达420个,较2018年末增长1.9%;产业活动单位491个,其中第三产业占比92.1%,服务业主导地位显著。行业分布上,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以169个法人单位居首,占比40.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59个,14.0%)、批发和零售业(51个,12.1%)、住宿和餐饮业(46个,11.0%)紧随其后,契合景区旅游服务型经济特征。
第二、三产业经济指标层面
从业人员方面,全山相关法人单位从业人员6471人,第三产业吸纳5786人,占比超89%。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985人)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741人)为两大就业主力领域。经济指标层面,到2023年末,全山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542.97亿元、负债合计46.05亿元;2023年,全山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13.97亿元,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收7.72亿元,贡献突出。值得关注的是,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拥有企业法人单位6个,全年营收319.7万元;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68个,资产总计54.2亿元。此次普查不仅摸清了景区产业规模、布局与效益,更客观反映了创新驱动、供给侧改革等领域新进展,将为景区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关键决策参考。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