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 > 其他文件
索引号: 11341824003283595F/202012-00021 组配分类: 其他文件
发布机构: 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公民 / 通知
名称: 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风景区及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号: 九管办〔2020〕29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0-12-11 09:10
废止日期: 有效性: 有效
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风景区及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0-12-11 09:10 来源: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 浏览次数: 字体:[ ]

九华镇、九华乡人民政府,管委会各部门,各直属单位,驻山单位:

经管委会同意,现将《九华山风景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及《九华山风景区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对照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认真抓好落实。

 

 

                  2020年12月9日

 

九华山风景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九华山风景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加快提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根据安徽省、池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文件精神,结合风景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本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试点先行、逐步推进”工作思路,坚持以源头分类为基础,以全程管控为核心,以分类处置为关键,紧扣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四大环节”,发挥党政机关示范带头作用,建立社会联动参与工作机制,推进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双提升,持续改善景区旅游环境、人居环境。

(二)工作原则

1.政府主导,统筹推进。成立以管委会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高位协调机制,落实部门工作任务与职责,落实资金保障,完善考核考评措施,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试点先行,循序渐进。实行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湿垃圾)和其他垃圾(干垃圾)分类,坚持试点先行,形成可复制的生活垃圾分类经验后,逐步在辖域内全面铺开。

3.源头治理系统运作坚持科学布局,完善硬件设施建设,突出源头管控,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资源化利用与终端处理有效衔接,形成科学、管用的运行体系;适时引入专业化公司参与垃圾收运处置服务。

4.广泛宣传,全民参与。聚焦垃圾分类重大事项,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和宣传,强化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全民积极主动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三)主要目标

2020年底前,在九华镇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同步开展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到2023年底,实现风景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到2025年,基本构建风景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形成比较完善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居民基本养成生活垃圾分类习惯,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明显提高。

二、工作任务

(一)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统筹处理体系

1.明确生活垃圾分类识别基本内容。根据当前生活垃圾构成,以“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湿垃圾)”、“其他垃圾(干垃圾)”为基本类型,投放时应当按照分类收集容器上注明的标识进行投放。

2.建立完善分类设施。统一规定分类垃圾收集容器类别、

规格、标志等,各有关单位、企业、寺庙等依据相关规定,购置相符合的收集容器。一是抓好集中投放点建设,按照有关要求建好集中投放点,完成“撤桶并点”,开展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二是各主管部门督促所属行业企业(景区道路、公园广场、旅游景点、车站等公共场所)完成垃圾分类硬件配置。三是抓好“收、运、处”体系建设,各部门各单位、社区(村)建立督导员队伍,落实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建筑装修及大件垃圾,按照相关规范开展垃圾分类收运处置工作,实现分类投放、收集、转运、处置全过程完整闭环。

3.分类收运、处置要求:

一是可回收物。采取定点方式,由经相关部门备案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或环卫部门分类收运后,进行再生循环利用。

二是有害垃圾。采取定期收运的方式,由有资质的收运企业或环卫部门采用专业车辆进行分类收运至无害化处理厂。

三是厨余垃圾(湿垃圾)。商业街、沿街门店、居民小区等产生的餐厨垃圾,由授权特许经营的企业或者环卫部门采用专业车辆直接运输至末端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四是其他垃圾(干垃圾)。由环卫部门收集转运至垃圾中转站进行转运处置。

五是建筑垃圾、装修垃圾。由垃圾产生人(单位)采用专业运输车辆运输至指定的建筑装修垃圾处理场所。

六是大件垃圾。由有资质的收运企业或者环卫部门采用专业车辆运输至指定的大件垃圾处理场所。

(二)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机制

1.成立高位协调的工作机制。成立以管委会主任为组长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在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协调、监督、考核等工作。

2.建立党建引领的工作机制。“党建+”引领生活垃圾分类,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基层党建任务清单、党员示范岗创建内容及党员学习必修内容,推动各级党组织、党员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社区(村)党组织要开展分类实践、入户宣传、志愿服务工作,组织辖区在职党员及老党员带头示范、分片包干。

3.建立投放管控的工作机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监督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切实履行责任区内生活垃圾收集、驳运的义务,严格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杜绝驳运环节混装混运。对未实行垃圾分类或分类不符合要求的单位,首次告知整改,整改后收运;对多次违规拒不整改的,实行拒绝收运制,并移交行政执法局依法予以处罚。

4.建立督查考核的工作机制。研究制定生活垃圾分类监督考核机制,多举措开展考评,及时公示考评结果。建立垃圾分类目标责任制,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综合目标考核和文明创建考核内容。

(三)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机制

1.开展全面宣传。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讲话纳入各级党组织理论学习内容,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利用传统媒介、新媒体、融媒体开展垃圾分类公益宣传,利用致居民的一封信,发放指导手册、上门宣传、现场督导等方式,引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

2.开展“五进”活动。一是进学校。组织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二是进社区。通过发放致居民的一封信、户外广告(宣传单页、海报)等,将宣传触角延伸到社区(村)、小区和企业。三是进机关。以文明创建为抓手,引导督促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寺庙率先开展垃圾分类。四是进家庭。开展上门宣传指导,将垃圾分类的意识、知识传递到每一个家庭。五是进酒店。以酒店、超市、旅行社为宣传阵地,以点带面,营造浓厚氛围。

3.开展业务培训。按照管委会统一部署,及时组织辖域内的管理人员、工作人员、教师、新闻从业者、旅游从业者、物业人员等参加垃圾分类专项培训;常态化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有关法规政策宣讲和专题培训,不断提高垃圾分类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三、实施范围:全山党政机关、医院、银行、学校、农贸市场等。

四、时间安排

(一)全面试点启动阶段(2020年10月中旬起)。10月中旬起,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部门职责,细化任务分解,落实专项经费,召开全山动员部署大会,完成首批培训及前期宣传工作。

(二)全面推行实施阶段(2022年1月—2025年)。在风景区内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部门、各单位要将生活垃圾分类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全面动员部署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定期研究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强化协调调度,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在本辖域、本部门、本单位、本系统得到有效落实。

(二)强化资金保障。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足额保障使用资金,并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补助。严格资金使用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保障资金使用效益。

(三)强化监督管理。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综合目标考核、文明创建、城市治理等各类考核评价体系,公布考核结果,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落实;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分层次约谈机制,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各环节全过程监督。

(四)强化宣传引导。持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宣传,形成全方位、多层面的浓厚舆论氛围;夯实校园教育根基,将垃圾分类纳入教学机构教育和社会实践内容,发挥“小手牵大手”、“垃圾分类进校园”、“志愿服务进社区(村)、一线”等活动载体的作用,引导垃圾分类推行;及时推广典型经验,树立典型人物,不断引领生活垃圾分类新时尚。

 

附件:1、九华山风景区全面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九华山风景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任务分解表

 

附件1:

 

九华山风景区全面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长:张士平

副组长:陈学锋

          

  员:杨    党工委管委会办公室

钱叶虎  经济社会发展处

陶能昌  财政局

桂青平  建设环保处

    市场监督管理局

曹国洪  行政执法局

章万付  宗教事务局

吴成亮  交通局

徐义兵  九华镇

许仁武  九华乡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行政执法局,曹国洪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附件2:九华山风景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任务分解表(2020年10月—2020年12月)

责任单位

任务分解

党工委 管委会

办公室

成立以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任组长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高位协调机制

牵头负责党政机关、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建立党工委、管委会领导对各社区(村)生活垃圾分类包保机制

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部门单位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分值不低于1%)

党工委政治处

坚持党建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基层党建考评内容,对机关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日常督查,并对干部职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培训活动

负责加强舆论宣传工作,制定垃圾分类宣传方案,利用新闻媒体开展各类活动,引导公众参与、支持垃圾分类,及时报道垃圾分类好人好事,并对反面典型予以曝光

负责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纳入文明创建和文明单位检查考核内容, 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活动

负责组织各级团组织及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引导家庭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列入党工委管委会中心组学习计划

责任单位

任务分解

经济社会发展处

负责指导景区学校、医院、酒店、旅游行业等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制定学校垃圾分类教育实践工作方案,加强教师和学生垃圾分类知识教育,不断提高知晓率、参与率,并开展形式多样教育实践活动,从而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目的

实现辖区内医疗卫生系统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以及全覆盖,严禁将医疗垃圾混入生活垃圾

财政局

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落实生活垃圾分类专项资金,并对项目资金实施监管

建设环保处

负责指导景区建筑施工垃圾、物业等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制定有害垃圾集中收集处置专项支持政策,确保有害垃圾规范收运处置,维护环境安全

市场监督管理局

负责指导餐饮企业做好餐厨垃圾分类投放工作,依法查处食品生产加工、食品销售及餐饮服务等环节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使用厨余垃圾的行为

强化农贸市场有机垃圾的源头分类投放和收集,提高有机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

宗教事务局

负责指导佛教协会、各寺庙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交通局

负责落实公交、客运场站等公共场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督促做好司乘人员的教育培训

责任单位

任务分解

行政执法局

研究制定生活垃圾分类相关的配套政策,谋划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任务

组织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指南等,负责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推进、监督检查、工作考核等

配合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加大垃圾强制分类普法、执法力度

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分层次约谈机制,加强对生活垃圾分类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

九华镇人民政府

制定本辖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负责落实社区(村)生活垃圾分类日常管理,指导、动员辖区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指导社区(村)组建垃圾分类老党员、老干部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社区党员、老干部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开展垃圾分类业务知识培训,对社区(村)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物业公司管理人员、环卫工人等开展业务培训

在试点示范基础上,积极扩大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施范围,逐步实现辖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覆盖

 

九华山风景区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皖政[2019]52号)、《安徽省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皖管办[2019]30号)等精神,进一步发挥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党政机关带头,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20年底,九华山风景区党政机关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逐步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2021年底,九华山风景区各级公共机构普遍实现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二、工作要求

(一)强化培训教育。各公共机构要强化宣传教育,将生活垃圾分类融入机关日常管理之中。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节约型机关建设,让生活垃圾分类成为绿色生活方式。

(二)强化设施设置。各单位要因地制宜地配齐、配足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可在每个办公室设置小型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在楼梯间、楼层廊道等区域,设置可回收物收集容器(或空间)、其他垃圾收集容器;按便捷、安全的原则,集中回收有害垃圾;在食堂与就餐区域设置餐厨垃圾、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在茶水间设置收集茶叶渣、瓜果皮的餐厨垃圾收集容器。

(三)强化分类投放。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工作人员应按分类目录要求,结合单位具体规定,将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分别投放至对应的收集容器(或空间)。鼓励对可回收物中的废纸、废玻璃、废金属、废塑料等进一步细分。

(四)强化分类收运。可回收物可自行出售,并做好出售品种与数量记录,待条件成熟时,引入规模化回收公司实行市场化管理;餐厨垃圾、其他垃圾应委托辖区城管部门统一组织收运。城管环卫部门应完善分类收运服务,强化生活垃圾分类质量检查,对餐厨垃圾、其他垃圾进行日产日清,对有害垃圾每月定期收集,对分类垃圾质量严重不达标的实行拒收,并下发责任告知书。

(五)提倡绿色办公。推进信息系统建设和数据共享共用,积极推行无纸化办公,全面实施纸张双面打印,提倡重复使用。鼓励自带水杯,使用可更换笔芯的签字笔,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贯彻落实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深入实施光盘行动,减少餐厨垃圾产生。

(六)提倡示范带头。公共机构人员带头在家庭、社区(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开展机关干部进社区(村),宣讲垃圾分类政策知识、敢于制止乱丢乱扔、混装混运生活垃圾现象、引导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当好垃圾分类的宣传员、督导员、示范员。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和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及时研究部署,狠抓任务落实,强化监督检查,推动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有序开展。

(二)加强责任落实。各级公共机构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制定符合各单位实际的具体措施,精心组织实施。城管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对公共机构实施垃圾分类工作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和业务培训。

(三)加强考核评估。管委会将对公共机构落实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情况纳入年度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考核,定期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

(四)加强示范建设。管委会和城管部门将建立健全联动工作机制,对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实施强制分类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对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及时加以总结并在更大范围推广。

 

附件:1、单位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置要求

      2、单位生活垃圾分类目录

 

 

附件1

单位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置要求

 

一、食堂

机关单位应在提供餐饮服务的场所如食堂等设置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不提供餐饮服务的单位应在休息间、茶水等设置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收集容器容积可根据服务区域大小及人流量多少选择相应的规格。

二、办公区域

在每个办公室内均应设置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在出入通道、楼层廊道等办公场所的公共区域,宜在方便且不影响内部协调性的点位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在单位出入通道或单位人员数量较多、楼层办公人员较多时宜按层在楼层出入口适宜位置设置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三、公共场所区域

在户外、大楼外部通道以及办公大厅等公共场所区域,应成组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四、垃圾临时存放区域

机关单位在装修、绿化修剪期间,应指定建筑垃圾、园林绿化垃圾等临时堆放场所,并将收集的建筑垃圾和园林绿化垃圾纳入专项分流体系。

 

 

 

附件2

单位生活垃圾分类目录

序号

类别

实物列举

1

可回

收物

1.废纸:报纸、书刊杂志、复印纸等纸张,纸板纸箱,饮料及牛奶等纸包装;

2. 废塑料:塑料袋、塑料瓶罐盒、塑料盆桶、泡沫塑料、塑料玩具及用品、橡胶及其制品;

3.废玻璃:玻璃瓶、玻璃杯、玻璃桌面、窗玻璃等;

4.废金属:易拉罐、罐头盒、奶粉桶、玩具、餐具饮具、剪刀、铁钉、衣架、金属办公用品等;

5.废织物:衣物、床单、棉被、鞋、窗帘、毛绒玩具等;6.废电器电子产品:电冰箱、空调、吸油烟机、洗衣机、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电视机、监视器、微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移动通信手持机、电话机等;

7.废大件可回收物:床及床垫、沙发、橱柜、桌椅、门窗等。

2

厨余

垃圾

(餐厨

垃圾)

1.蔬菜瓜果:蔬菜、瓜果及其果肉、果皮、果壳等;

2.米面肉蛋类:米饭、面条、豆制品、鸡鸭鱼肉、动物内脏、水广及其加工品、肉蛋及其加工品等;

3.食品调料:各类饼干、糖果、巧克力、罐头等食品;

4.茶叶盆栽:茶叶、中药、咖啡渣,盆栽植物残枝落叶等。

3

有害

垃圾

1.废充电电池和电路板:含贡、镍氢、镍镉的充电电池和纽扣电池以及废电路板;

2.废灯管:日光灯管、荧光灯管、节能灯、LED灯;

3.废涂料溶剂:油漆和溶剂、矿物油、杀虫剂和消毒剂以及包装物,相纸、晒鼓墨盒等;

4.废家用医护用品:药品及其包装物、水银温度计、水银血压计。

4

其他

垃圾

1.受污染与不宜再生利用的纸张:卫生纸、面巾纸、湿巾纸、其他受污染的纸类物质;

2.不宜再生利用的生活用品:普通一次性电池、受污染的一次性用具、保鲜袋(膜)、妇女卫生用品、海绵、尿不湿、受污染织物等其他难回收利用物品;

3.灰土陶瓷:烟蒂、尘土、陶瓷及其他难以归类和无利用价值物品。

以上生活垃圾分类目录将视废弃物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可处理的可操作性而适时调整。

主办单位:九华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 承办单位:九华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旅游投诉咨询电话:0566-2831288 紧急救援电话:0566-2821219
网站标识码:3417000043  皖ICP备2022010525号-1  皖公网安备 34179002000010号